汉字 | 驅 |
释义 | 驅37334 古文: 敺![]() 音 《唐韻》:豈俱切; 《集韻》《韻會》:虧于切; 《正韻》:丘于切,𡘋音區。 《玉篇》:逐遣也。 《禮・月令》:驅獸毋害五穀。 義 又,《說文》:走馬謂之馳,策馬謂之驅。 《玉篇》:驟也、奔馳也。 《易・比卦》:王用三驅失前禽。 義 又,軍前鋒曰先驅,次前曰中驅。 音 又,《集韻》《韻會》𡘋祛尤切,音丘──義同。 《詩・鄘風》:載馳載驅,歸唁衞侯。陸雲賦:昶愁心以自邁,肅旁人以曾驅;詔河馮以淸川,命湘娥而安流。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區遇切,音姁──義同。 班固〈東都賦〉:舉㷭伐鼓,申令三驅;輕車霆激,驍騎電騖。 陶侃〈相風賦〉:華蓋警乗,奉引先驅;豹飾在後,葳蕤先路。 義 又,通作歐。 《史記・趙世家》:歐,代地。 《前漢・食貨志》:歐民而歸之農。 音 又,叶直谷切,音逐。 《詩・秦風》「游環脅驅」,叶下續、轂。 義 俗作駈、䮃,𡘋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