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馳 |
释义 | 馳36996 古文: 𧂓![]() 音 《廣韻》:直離切; 《集韻》《韻會》《正韻》:陳知切,𡘋音池。 《玉篇》:走奔也。 《廣韻》:馳騖也、疾驅也。 《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 義 又,《玉篇》:天子道也。 《正字通》:馳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義 又,姓。 《姓苑》:明馳九垓,仁壽縣舉人。 音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亦走也。 音 又,叶徒臥切,音隋。 《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音 又,叶尺里切,音恥。 劉向〈九歎〉: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音 又,叶直詈切,音滯。 蔡邕〈彈棊賦〉: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博,易使騁馳。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