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26844
部首 筆畫16 總筆畫22注音ㄙㄨ,ㄕㄨ,ㄙㄨˋ拼音sū, shū, sù卷別:申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551 頁,第 9 字同文書局本:第 1068 頁,第 7 字標點整理本:第 1039 頁,第 2 字

  《唐韻》:素姑切;
《集韻》《正韻》:孫租切,𡘋音酥。
《說文》:桂荏也。
《本草》:紫蘇。
【註】蘇,从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
《詩・鄭風》:山有扶蘇。
【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
《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
《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又,死更生。
《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
屈原〈離騷〉:蘇壤以充幃兮。
《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
《易・震卦》:震蘇蘇。
【註】恐懼不安之貌。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
〈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
【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
《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
〈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
《書・立政》:司𡨥蘇公。
【傳】忿生爲武王司𡨥,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
《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
《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
【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3: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