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春 |
释义 | 春10986 古文: 萅 𦸬 旾 𣈤![]() 音 《廣韻》:昌脣切; 《集韻》《韻會》:樞倫切,𡘋蠢平聲。 《爾雅・釋天》:春爲靑陽。 【註】氣淸而溫陽。 《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 《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 【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 《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 《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義 又,姓。 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義 又,酒名。 《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義 又,花名。 《花木考》:鶯粟別種,名麗春。 音 又,《集韻》:尺尹切,音蠢。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 【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