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藨 |
释义 | 藨26766![]() 音 《唐韻》:平表切,音殍。 《說文》:草名,鹿藿也。 義 又,《玉篇》:蒯屬,可爲席。 《增韻》:可爲屨。 《儀禮・喪服傳》【疏】:屨者,藨蒯之菲也。 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苧薠莞。 音 又,《集韻》:蒲嬌切,音瀌。 《爾雅・釋草》:藨麃。 【註】卽莓也,江東人呼爲藨莓。 《爾雅・釋木》:葥,山莓。 【註】今之木莓,實似藨莓而大。 音 又,《韻會》:悲嬌切,音鑣──猋藨,苕別名。 柳宗元詩:寧惟迫魑魅,所懼齊蔒藨。 【註】《禮記》蔒蒿悽愴,藨與蒿同類。 卷別:考證・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620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7 頁,第 57 字 【考證】① 《爾雅・釋草》藨藨。謹照原文,「藨藨」改「藨麃」。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