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搴 |
释义 | 搴09845![]() 音 《集韻》《韻會》𡘋丘虔切,音愆──取也。一曰縮也、拔也。與攓同。 《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 《前漢・季布傳贊》:身履軍搴旗者數矣。 【註】謂勝敵拔取旗也。 《楚辭・九歌》:搴芙蓉兮木末。 義 又,姓。漢將搴揚。 音 又,《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 音 又,《唐韻》《正韻》:九輦切; 《集韻》《韻會》:九件切,𡘋音蹇──同㩃,亦拔取也。俗作𢷘。 音 又,草名。 《爾雅・釋草》:搴,柜胊。 又,《集韻》:已仙切,音鸇──引取也。 義 互見㩃攓二字註。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