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柏 |
释义 | 柏11630![]()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博陌切,音百。 《說文》:椈也。 《六書精蘊》:柏,隂木也。木皆屬陽,而柏向隂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 又,《春秋緯》:諸侯墓樹柏。 《前漢・東方朔傳》:柏者,鬼之廷也。 義 又,大也。與「伯」通。 《釋名》:柏車,大車也。 義 又,逼也。與廹同。 《周禮・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純。 【鄭註】柏席,廹地之席。 《史記・漢高紀》:柏人者,廹于人也。 漢武〈瓠子歌〉:魚弗鬰兮柏冬日。 義 又,國名,在河南西平縣。 義 又,山名。 《書・禹貢》:導淮自桐柏。 義 又,《前漢・武帝紀》:起柏梁臺。 義 又,姓。 《姓譜》:戰國柏直,漢柏英。 音 又,叶卜各切,音搏。 《楚辭・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飮石泉兮蔭松柏。 音 又,叶壁益切,音必。 陶潛〈經錢溪〉詩: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 義 从木,白聲──俗作栢,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