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笙 |
释义 | 笙21102 部首:竹 筆畫:5 總筆畫:11注音:ㄕㄥ,ㄕㄣ拼音:shēnɡ, shēn卷別:未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102 頁,第 6 字同文書局本:第 879 頁,第 29 字標點整理本:第 839 頁,第 26 字 音 《唐韻》《廣韻》:所庚切; 《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𡘋音生。 《廣韻》:樂器也。 《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 《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 《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 《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 《前漢・律歷志》:匏曰笙。 【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 《書・益稷篇》:笙鏞以閒。 《詩・小雅》:笙磬同音。 《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 義 又,細也。 《方言》:笙,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貌謂之笙。 《廣雅》:笙,小也。 義 又,地名。 《左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笙。 【註】笙,魯境。 義 又,簟名。 《方言》:簟謂之笙。 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于筒中。 音 又,叶師莊切。 《詩・小雅》「鼓瑟吹笙」,叶下將行,行音杭。 音 又,《字彙補》:疏臻切,音莘。 《史記・齊世家》:遂殺子糾于笙瀆。 《索隱》曰:鄒誕生本作莘瀆,莘、笙聲相近。 卷別:考證・未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495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1 頁,第 15 字 【考證】① 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謹按,此數語出博雅,誤列入釋名語中。今於以瓠句上增博雅釋樂四字。② 《白虎通》笙之爲言施也,牙也。萬物始施而牙,太蔟之氣也。謹按,原文笙作匏上二語乃匏之訓詁,與笙字無涉。今据本書改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③ 《書・益稷謨》笙鏞以閒。謹按,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