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旟 |
释义 | 旟10873![]() 音 《唐韻》:以諸切; 《集韻》《韻會》:羊諸切,𡘋音兪。 《說文》:錯革畫鳥其上,所以進士衆。旟旟,衆也。 《爾雅・釋天》:錯革鳥曰旟。 【註】此謂合剝鳥皮毛置之竿頭。卽《禮記》云:載鴻及鳴鳶。 【疏】錯,置也;革,急也──畫急疾之鳥於縿也。 《釋名》:鳥隼爲旟。旟,譽也。軍吏所建,急疾趨事則有稱譽也。 《詩・鄘風》:孑孑干旟。 《周禮・春官・司常》:鳥隼爲旟。 【又】州里建旟。 【註】鳥隼,象其勇健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鳥旟七斿,以象鶉火。 【註】畫朱雀及隼於斿縿之上也。 【疏】縿,旗之正幅;斿則末垂者。 義 又,《詩・小雅》:匪伊卷之,髮則有旟。 【傳】旟,揚也。 卷別:考證・卯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262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9 頁,第 25 字 【考證】① 《爾雅・釋天》錯革鳥曰旟。 《疏》錯,置也。革,忽也。謹照原文,「忽也」改「急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