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芻 |
释义 | 芻25277 部首:艸 筆畫:4 總筆畫:10注音:ㄔㄨ,ㄗㄡ拼音:chū, zōu卷別:申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446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021 頁,第 10 字標點整理本:第 989 頁,第 10 字 音 《唐韻》:側愚切; 《正韻》:楚徂切,𡘋音初。 《說文》:刈草也。 《詩・大雅》:詢于芻蕘。 【疏】芻者,飼牛馬之草。 《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 【趙註】草食曰芻。 《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義 又,《禮・祭統》:士執芻。 【註】藁也。 《詩・小雅》:生芻一束。 【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義 又,草名。 〈小雅〉:終朝采綠。 【箋】綠,王芻也。 義 又,梵語謂僧曰苾芻。 義 又,芻尼。 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義 又,姓。 見何氏《姓苑》。 音 又,《集韻》:葘尤切,音鄒。 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 義 《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 《干祿字書》:通作𦱪。 卷別:考證・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580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5 頁,第 32 字 【考證】① 《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 《趙註》草牲曰芻。謹照原文,「牲」改「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