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欿 |
释义 | 欿12935![]() 音 《唐韻》《集韻》𡘋他含切,音貪。 《說文》:欲得也。 《玉篇》:貪惏曰欿。或作𣢌、𣤉。 音 又,《集韻》:枯含切,音龕。 又,《廣韻》:胡感切; 《集韻》:戸感切,𡘋音頷──義𡘋同。亦作𣣻。互見𣣻字註。 音 又,《玉篇》:口感切; 《集韻》《韻會》《正韻》:苦感切,𡘋音坎──欿然,不自滿足意。 《孟子》:如其自視欿然。 義 又,愁貌。 《楚辭・哀時命》:欿愁悴而委惰。 音 又,《博雅》:欿𮃼,坑也。同坎。 《左傳・襄二十六年》:欿用牲,加書徵之。 【釋文】欿,苦感反。 義 《說文長箋》:貪、欿音訓同,當卽一字。 《正字通》:貪、欿義別,《長箋》說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