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欑 |
释义 | 欑12792![]() 音 《集韻》《韻會》:徂丸切; 《正韻》:徂官切,𡘋音襸。 《說文》:一曰積竹杖也。 《禮・喪大記》:君𣩵用輴,欑至于上,畢塗泥。 【註】輴,盛柩之車;欑,猶菆也──菆木于輴之四面至于棺上,以泥塗之。此欑木似屋形,故曰畢塗泥也。 《後漢・岑彭傳》:田戎橫江水,起浮橋鬭樓,立欑木。 義 又,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蒍、邘之田于鄭,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溫、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陘、隤、懷。 又,《春秋・宣十一年》:晉侯會狄于欑函。 音 又,《韻會》:祖官切,音鑽。 又,《集韻》:祖算切,鑽去聲──義𡘋同。 義 又,《類篇》:矛戟柄也。 音 又,《集韻》:在坦切,音瓚。 《左傳・昭元年》註:禜祭爲營欑。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330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3 頁,第 13 字 【考證】① 《左傳・隱十一年》王與鄭人欑茅之田。謹照原文,省「之田」二字。② 《春秋・宣十一年》會狄于欑函。謹照原文,「會狄」上增「晉侯」二字。③ 《左傳・昭元年》禜祭爲營欑。謹按,此註文非傳文。謹照原文,「元年」下增「註」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