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洒 |
释义 | 洒14006![]() 音 《廣韻》《正韻》:所買切; 《集韻》《韻會》:所蟹切,𡘋音曬。 《說文》:滌也。 《詩・唐風》:弗洒弗掃。 音 又,《正韻》:沙下切,沙上聲──義同。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蘇典切,音銑──肅恭貌。 《禮・玉藻》:君子之飮酒,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義 又,水深曰洒。 《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 音 又,《集韻》:先見切,音霰。 《禮・內則》:屑桂與薑,以洒諸上而鹽之。 音 又,蘇很切──驚貌。 《莊子・庚桑楚》:洒然異之。亦作悉禮反。 義 又,洒洒,寒慄貌。 〈素問〉: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時寒。 音 又,《唐韻》《集韻》:先禮切; 《正韻》:想禮切──𡘋與洗同。 《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壹以待人。 義 又,雪也。 《孟子》:願比死者一洒之。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取猥切──與漼同,鮮貌。一曰高峻貌。 《詩・邶風》:新臺有洒。 音 又,《集韻》:思晉切,音信──與汛同。詳汛字註。 卷別:考證・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364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4 頁,第 43 字 【考證】① 《禮・內則》屑桂爲薑,以洒諸上而鹽之。謹照原文,「爲薑」改「與薑」。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