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倒 |
释义 | 倒00608![]() 音 《廣韻》《正韻》:都皓切; 《集韻》《韻會》:覩老切,𡘋刀上聲──什也。 義 又,絕倒,極笑也。 《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義 又,傾倒。 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義 又,潦倒。 《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義 又,《方言》:大袴謂之倒頓。 【註】今雹袴也。 音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 《正韻》:都導切,𡘋音到。 《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 《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 【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 《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音 又,叶董五切,音覩。 李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音 又,叶都故切,音妒。 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