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恨 |
释义 | 恨08142![]() 音 《唐韻》《集韻》:胡艮切; 《韻會》:含艮切; 《正韻》:下艮切,𡘋音拫。 《說文》:怨也。从心,艮聲。一曰怨之極也。 〈蜀志・劉巴傳〉:巴不得反使,遂遠適交阯。先主深以爲恨。 義 又,悔恨也。 《史記・李廣傳》:王朔謂李廣曰: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羌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盡殺之,至今大恨。 音 又,叶胡甸切,音現。 歐陽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謗不待辨;始屈終伸,公其無恨。 義 《正字通》:恨與憾聲義微別。憾意淺,恨意深,憾音輕,恨音重。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