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嗌 |
释义 | 嗌03216 部首:口 筆畫:10 總筆畫:13注音:ㄧˋ,ㄨㄛˋ,ㄞˋ拼音:yì, wò, ài卷別:丑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468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202 頁,第 19 字標點整理本:第 130 頁,第 14 字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伊昔切,音益。 《說文》:咽也。 《榖梁傳・昭十九年》:歠飦粥嗌,不容粒。 【註】嗌,喉也。 《楚辭・大招》:四酎幷孰,不歰嗌只。 《史記・倉公傳》:飮食下嗌。 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 音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義同。 《莊子・大宗師》: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釋文】嗌,郭音厄。 音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笑也。 《韓詩外傳》:疾笑嗌嗌,威儀固陋。 音 又,《集韻》:烏懈切,音隘。 《方言》:嗌,噎也。秦晉或曰嗌,又曰噎。 【註】皆謂咽痛。 音 又,《集韻》:壹計切,音翳──與齸同,江東名咽爲齸。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