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侍 |
释义 | 侍00451![]()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時吏切,音耆。 《說文》:承也。 《廣韻》:近也、從也。 《六書故》:陪側也。 《禮・曲禮》:侍坐于先生。 義 又,常侍,漢時宦官名,後遂沿習爲士人官制。如唐高適稱高常侍、李愬稱李常侍是也。 義 又,《史記・趙世家》: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義,欣侍以舉賢使能,越侍以節財儉用。 【註】侍猶勸也。 義 又,侍其,複姓。宋侍其良器。 卷別:考證・子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39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8 頁,第 23 字 【考證】① 《史記・魏世家》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畜侍以仁義,欣侍以舉賢使能,越侍以節財儉用。謹照原書,「魏世家」改「趙世家」。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