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棺 |
释义 | 棺11961 古文: 𣑄![]() 音 《唐韻》《集韻》:古丸切; 《韻會》《正韻》:沽歡切,𡘋音官。 《說文》:關也,所以掩屍。 《玉篇》:棺之言完,所以藏屍令完也。 《孝經》【註】:周尸爲棺,周棺爲椁。後漢趙咨曰:棺椁之造,自黃帝始。 《禮・檀弓》:有虞氏𭺛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 〈喪大記〉:國君大棺八寸,屬六寸, ![]() 【註】大棺最在外,屬在大棺內。 ![]() 音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棺,斂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人圍曹,門焉,多死,曹人尸諸城上;晉人稱舍于墓,師遷焉,曹人兇懼,爲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音 又,《集韻》:古患切,音慣──義同。 音 又,叶居員切,音涓。 陸機〈弔魏武文〉:氣衝襟以嗚咽,涕垂睫而汍瀾;違率土以靖寐,戢彌天乎一棺。瀾音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