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崒 |
释义 | 崒06266![]() 音 《廣韻》:慈卹切; 《集韻》《韻會》《正韻》:昨律切,𡘋音誶。 《說文》:危高也。从山,卒聲。 《爾雅・釋山》:崒者𠪪㕒。 【疏】謂山巔之末,其峯巉巖也。 《詩・小雅》:山冢崒崩。 【傳】崒,崔嵬也。 鮑照〈蕪城賦〉:崒若斷岸。 音 又,《唐韻》:醉綏切; 《集韻》《類篇》:遵綏切,𡘋音崔──義同。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昨沒切,音捽──崒屼,山貌。 《韻會》:山危峻貌。 張衡〈西京賦〉:嶐崛崔崒。或作崪。 音 又,《集韻》亦作卒。 《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卒矣。 【朱傳】卒,崔嵬也。謂山巔之末也。 音 又,《正字通》:七醉切,音萃。司馬相如〈子虛賦〉「珍怪鳥獸,萬端鱗崒」,叶上類。 【註】言比次如魚鱗,崇積如高山,借二義擬其衆盛也。一說本作萃,鱗萃猶鱗集,賦之萃爲崒,猶詩之崒爲卒,其譌同也。 義 《正字通》:崒,兼平去入三聲。 《字彙》闕平聲,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