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交 |
释义 | 交00209 古文: 䢒![]() 音 《廣韻》:古肴切; 《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𡘋音郊。 《小爾雅》:俱也。 《廣韻》:共也,合也。 《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義 又,友也。 《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 《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義 又,交交,鳥飛貌。 《詩・秦風》:交交黃鳥。 義 又,交加,參錯也。 《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義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 《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 【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義 又,衣領也。 《方言》:衿謂之交。 義 又,同蛟。 《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 《史記》作蛟。 義 又,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卷別:考證・子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2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37 頁,第 17 字 【考證】① 《揚子・方言》衿之謂交。謹照原文,改衿謂之交。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