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徂 |
释义 | 徂07702 古文: 𡲂 𡲡![]() 音 《廣韻》:昨胡切; 《集韻》:叢租切,𡘋祚平聲。 《爾雅・釋詁》:往也。 《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 《詩・豳風》:我徂東山。 義 又,《爾雅・釋詁》:存也。 【註】以徂爲存,猶以亂爲治,以曩爲曏,以故爲今。反覆旁通,美惡不嫌同名。 義 又,國名。 《詩・大雅》:侵阮徂共。 【箋】阮也、徂也、共也,三國犯周,而文王伐之。 【按】朱傳云:以侵阮,而往至於共也。與箋說異。 義 又,徂來,山名。 《詩・魯頌》:徂來之松。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