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弩 |
释义 | 弩07477![]() 音 《唐韻》《正韻》:奴古切; 《集韻》《韻會》:暖五切,𡘋怒上聲。 《說文》:弓有臂者。 《釋名》:弩,怒也,有勢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爲牙之規郭也;下曰懸刀,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戸樞機,開合有節也。 《古史考》:黃帝作弩。 《太公六韜》:强弩長兵者,所以踰水戰也。 《史記・孫吳傳》:萬弩夾道而發。 義 又,弩師,軍名。 《後漢・順帝紀》:調五營弩師,令敎習戰射。 義 又,弩父,卒名。 《方言》:東海之門卒謂之弩父。 【註】主擔幔弩導幨,因名。 義 又,水弩,蟲名。 《前漢・五行志》【註】:射工亦呼水弩。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