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砢 |
释义 | 砢19536![]() 音 《唐韻》:來可切; 《集韻》《韻會》:朗可切,𡘋音裸。 《說文》:磊砢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水玉磊砢。 【註】磊砢,魁礨貌。 義 又,《玉篇》:磊砢,衆小石貌。 義 又,《正字通》:人性體卓特者亦曰磊砢。 音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坑衡閜砢。 【註】坑衡,木枝徑直貌。閜,烏可切──閜砢,相扶持也。 義 又,水名。 《水經注》:淶水與紫水合,北出聖人城北大亘下,東南流,左會壘砢溪水。 音 又,《集韻》:丘何切──同珂,石次玉。 音 又,叶籠五切,音魯,韓愈〈元和聖德〉詩:除於南國,鱗筍毛虡;廬幕周施,開揭磊砢。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