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垓 |
释义 | 垓03951![]() 音 《廣韻》:古哀切; 《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𡘋音該。 《說文》:兼垓八極地也。 引《春秋國語》:天子居九垓之田。司馬相如〈封禪書〉:上暢九垓。 義 又,數名。 《風俗通》: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 義 又,界也、守也。 揚雄〈箴〉:重限累垓,以防暴卒。 音 又,《集韻》:居諧切,音皆──級也、重也。 《史記・封禪書》:大乙壇三垓。 北齊〈大禘歌〉:三垓上列,四陛旁升。 義 又,地名。 《史記・項羽紀》:漢王圍項羽于垓下。 【註】垓,堤名,在沛縣。一曰聚邑名。正義,垓是高岡,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故曰垓。 音 又,叶居之切,音基。 郭璞〈遊仙〉詩:嫦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 卷別:考證・丑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115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2 頁,第 11 字 【考證】① 《周語》天子之田九垓。謹照說文原文,改爲引春秋國語天子居九垓之田。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