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霅 |
释义 | 霅35141![]() 音 《唐韻》:丈甲切; 《集韻》《韻會》《正韻》:直甲切,𡘋音喋。 《說文》:霅霅,震電貌。 義 又,《說文》:一曰衆言也。从雨,譶省聲。 《韻會》:衆聲。 音 又,後漢馬融〈廣成頌〉:霅爾雹落。 【註】霅,素洽反。 《廣雅》曰:雨也。 義 又,左思〈吳都賦〉:靸霅驚捷。 【註】靸霅,走捷貌。 義 又,《廣韻》:霅陽,縣名。 義 又,《廣韻》:水名,在吳興。 《集韻》:通作𤁳。 音 又,姓。 《字彙補》:《博物志》:孟舒,國名,人首鳥身,其先主爲霅氏。 又,《廣韻》:胡甲切; 《集韻》:轄甲切,𡘋音狎。 《玉篇》:衆言也。 義 又,班固〈答賔戲〉:煜霅其閒。 【註】霅,下甲反──煜霅,光貌。 音 又,《集韻》:域及切,音煜──霅霵,雨聲。 音 又,《廣韻》:蘇合切; 《集韻》《韻會》《正韻》:悉合切,𡘋音趿。 《廣韻》:雨霅霅。 音 又,《廣韻》:之涉切; 《集韻》《韻會》《正韻》:質涉切,𡘋音讋。 《廣韻》:霅霅,震電貌。 音 又,《集韻》:色甲切,音啑──散也。 揚雄〈甘泉賦〉:霅然陽開。 【註】晉灼曰:散也。師古曰:霅,音所甲反。 音 又,《集韻》:斬狎切,音眨──地名。霅陽障,在樂浪。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