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

 

汉字
释义 13807 古文: 淿
部首 筆畫4 總筆畫8注音ㄇㄧˋ,ㄍㄨˇ,ㄏㄨˊ拼音mì, ɡǔ, hú卷別:巳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1451 頁,第 9 字同文書局本:第 607 頁,第 9 字標點整理本:第 554 頁,第 13 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莫狄切,音覓。
《說文》: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沉之水。
《一統志》:汨羅,江名,在湘隂縣北十里,源出豫章,流經湘隂,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經古羅城曰羅水,至屈潭復合,故曰汨羅,西流入湘。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忽切,音骨──治也。
〈汨作〉,《書》亡篇名。
孔安國〈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汨作〉。
【傳】汨,治;作,興也──言治民之功興,故爲〈汨作〉之篇。

  又,水聲。
木華〈海賦〉:浤浤汨汨。
【註】波浪聲也。

  又,通也。
〈周語〉:决汨九川。
【又】汨越九原。
【韋昭註】汨,通;越,揚也。

  又,亂也。
《書・洪範》:汨陳其五行。
【正義】言五行陳列皆亂也。

  又,汨沒也。
《避暑錄》:今人言汨沒,當是浮沉之意。
杜甫詩:汨沒一朝伸。
《韻會》:通作淈。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骨切,音搰──涌波也。
《莊子・達生篇》:與齊俱入,與汨偕出。
【註】司馬曰:汨,涌波也。郭云:回伏而涌出者,汨也。

  與汩別。
《佩觿集》:汨,莫的翻──汨羅江;又音骨──沒也。或从曰,非。
随便看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