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汝 |
释义 | 汝13795![]() 音 《唐韻》:人渚切; 《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𡘋音茹──水名。 《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 《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 【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蒙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 《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 《詩・周南》:遵彼汝墳。 義 又,州名。 《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 《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 《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 義 又,汝寧,郡名。 《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 義 又,姓。 《書・亡篇》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 《左傳》有汝寬。 義 又,《韻會》:通作女。 《前漢・地理志》女陽、女隂,𡘋與汝同。 義 又,爾女亦作爾汝。 《書・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爲。 卷別:考證・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353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4 頁,第 12 字 【考證】① 《水經》《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孟山黃柏谷。謹照原文,「孟」改「盂」;「黄」改「蒙」。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