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嘔 |
释义 | 嘔03337![]()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侯切,音歐。 《廣韻》:唲嘔,小兒語也。 《荀子・富國篇》:唲嘔之。 義 又,《博雅》:嘔嘔,喜也。 音 又,水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曰虖池嘔夷〔㊟ 開明版無「曰」字〕。 【釋文】嘔,烏侯反。 義 又,與「謳」通。 《前漢・朱買臣傳》: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匈于切,音訏。 《集韻》:悅言也。 《正韻》:慈愛之聲。 《史記・韓信傳》:言語嘔嘔。 《漢書》作姁姁。 《集韻》同呴。 音 又,《集韻》:虧于切,音區──嘔夷,水名。 《周禮》嘔夷:【釋文】一音驅。 音 又,《集韻》《類篇》𡘋春朱切,音樞──怒聲。 音 又,《廣韻》:烏后切; 《集韻》《韻會》《正韻》:於口切,𡘋音歐。 《廣韻》與歐同,吐也。 《左傳・哀二年》:𥳑子曰:吾伏弢嘔血,鼓音不衰〔㊟ 「𥳑」,開明版作「簡」〕。 【釋文】嘔,本又作𠴰。 《集韻》或作𠴰、㰶、𧖼、𣢨。 音 又,《集韻》《韻會》𡘋威遇切,音嫗。 《集韻》:和悅貌。 《前漢・王褒傳》:嘔喩受之。應劭讀。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