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晦 |
释义 | 晦11084![]() 音 《唐韻》:荒內切; 《集韻》《韻會》:呼內切; 《正韻》:呼對切,𡘋音誨。 《說文》:月盡也。 《釋名》:晦,灰也;火死爲灰,月光盡似之也。 《左傳・成十六年》:陳不違晦。 【註】晦,月終。 義 又,《易・隨卦》: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註】晦,晏也。 義 又,《詩・陳風》:風雨如晦。 【傳】晦,昏也。 義 又,《詩・周頌》:遵養時晦。 【傳】晦,昧也。 義 又,《左傳・成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 【註】晦亦微,謂約言以紀事,事敘而名微。 義 又,《左傳・昭元年》:六氣曰隂、陽、風、雨、晦、明也。 【註】晦,夜也。 義 又,《公羊傳・僖十五年》:晦者何,冥也。 義 又,《爾雅・釋天》:霧謂之晦。 義 又,班固〈幽通賦〉:鮮生民之晦在。 【註】晦,亡幾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