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押 |
释义 | 押09295![]() 音 《唐韻》:烏甲切; 《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𡘋音壓──署也。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 《文字指歸》:押字才能也。 《唐書・百官志》:中書省舍人,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 《通典》:中書舍人謂之六押。 又,歐陽脩曰:俗以草書名爲押字。 音 又,《集韻》:按也。一曰管拘也。 《唐書・百官志》:朝會,監察御史二人押班。 義 又,押衙,官名。唐武臣衙官。 義 又,詩賦用韻曰押。言押者,壓也。 義 又,與「壓」通。 韓愈詩:故將臺榭押城闉。 音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古狎切,音甲──輔也。 《增韻》:檢束也。 音 又,《集韻》《韻會》𡘋轄甲切,音狎──義同。 《前漢・揚雄傳》:蠢迪檢押。 【註】檢押,猶隱括也,言動由檢押也。 義 又,與「狎」通。 《前漢・息夫躬傳》:羽檄重迹而押至。 【註】相因而至也。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