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質 |
释义 | 質30761![]() 音 《唐韻》:之日切; 《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𡘋音桎。 《易・繫辭》:原始要終,以爲質也。 【註】質,體也。 義 又,《詩・小雅》:民之質矣。 【傳】質,成也。 【朱傳】實也。 又,〈大雅〉:虞芮質厥成。 【傳】質,成也;成,平也。 【疏】三字義同,故以質爲成,以成爲平。 【朱傳】質,正;成,平也。 義 又,《詩・小雅》:發彼有的。 【傳】的,質也。 【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鵠及正、質,皆在侯中也。 義 又,《周禮・地官・質人》:大市以質,小市以劑。 【註】質、劑者,爲之券藏之也。 義 又,《儀禮・士冠禮》:質明行事。 【註】質,正也。 《禮・月令》:黑黃蒼赤,莫不質良。 【註】所染者,當得眞采正善也。 又,〈聘義〉: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質。 【註】質,謂正自相當。 義 又,《禮・曲禮》:質君之前。 【註】質,猶對也。 義 又,《廣雅》:質,地也。 《禮・禮器》:禮,釋回,增美質。 【註】質,猶性也。 義 又,《公羊傳・定八年》:弓繡質。 【註】質,拊也。 義 又,《史記・范睢傳》:不足以當椹質。 【註】質,剉刃也。 義 又,《前漢・張釋之傳》:具以質言。 【註】質,誠也。 義 又,《廣雅》:問也、定也。 義 又,《小爾雅》:質,信也。 義 又,《玉篇》:主也、樸也。 《禮・樂記》:中正無邪,禮之質也。 【註】質,猶本也。禮爲之文飾也。 義 又,姓。 《前漢・貨殖傳》:質氏以洒削而鼎食。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陟利切,音致。 《說文》:以物相贅。 《左傳・隱三年》:故周鄭交質。 音 又,《集韻》:脂利切──贄,亦作質。 《左傳・昭三年》:將奉質幣,以無失時。 〈晉語〉:臣委質于翟之鼓。 《孟子》:不傳質爲臣。 卷別:考證・酉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691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1 頁,第 24 字 【考證】① 《詩・小雅》發彼有的。 《傳》的,質也。 《疏》十尺爲𠋫,四尺爲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鵠及正質,皆在𠋫中也。謹照原文,兩「爲」字𠀤改「曰」。兩𠋫字𠀤改侯。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