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鱖 |
释义 | 鱖38632![]() 音 《唐韻》:居衞切; 《集韻》:姑衞切,𡘋音劌。 《說文》:魚名。 《玉篇》:魚,大口,細鱗,斑彩。 《爾雅・釋魚》:鱊鮬,鱖鯞。 【註】小魚也。詳鮬字註。 《本草》:鱖然背有黑點,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今此魚猶有桂名,恐是此也。生江溪閒。 《正字通》: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名鱖豚。 《焦氏筆乗》謂鱖名鮰魚,誤。蓋因鄕語謂鱖爲計,故以鱖本音桂與鮠近也。 音 又,《廣韻》《集韻》𡘋居月切,音厥。 又,《集韻》:於月切,音噦。 又,居逵切,音龜──義𡘋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