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驤 |
释义 | 驤37430![]() 音 《唐韻》《正韻》:息良切; 《集韻》《韻會》:思將切,𡘋音襄。 《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 義 又,《說文》:馬之低昂也。 《六書故》:馬行迅疾,首騰驤也。 義 又,舉也、遠也。 〈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 潘岳〈籍田賦〉:龍驥驤騰。 義 又,官名。 《晉書・五行志》:孫皓天紀中,童謠曰: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 義 又,古通襄韻。 《前漢・韓彭英盧敘傳》:雲起龍襄,化爲侯王。 音 又,《集韻》:如陽切,音穰──馬右足白。 《字彙補》作馬名,非。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