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譔 |
释义 | 譔30020![]() 音 《唐韻》:此緣切; 《集韻》《韻會》:逡緣切; 《正韻》:且緣切,𡘋音銓。 《說文》:專敎也。 《類篇》:殊也。 《廣韻》:善言也。 《禮・祭統》:論譔其先祖之美。 【疏】言子孫爲銘,論說譔錄其先祖道德善事。 音 又,《集韻》《類篇》𡘋須絹切,音選──義同。 音 又,《五音集韻》:雛睆切,饌上聲──與撰同。 《類篇》:述也。 《韻會》:造也、爲也。 揚子《法言》:訓諸理,譔孝行。 《集韻》或作篹。 音 又,《韻會》:雛綰切; 《正韻》:雛產切,𡘋音撰──義同。 音 又,《集韻》《韻會》𡘋雛戀切,音饌。 《說文》義同。 又,《楚辭・大招》:四上競氣,極聲變只;魂兮歸徠,聽歌譔只。 【註】譔,具也──言觀聽衆樂無不具也。 義 《說文》本作𧩿。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