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制 |
释义 | 制01528 古文: 𠜔 𠝦 𠝁 𠛐![]()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征例切,音製。 《說文》:裁也。 義 又,《增韻》:正也、御也、檢也、造也。 義 又,《廣韻》:禁制也。 義 又,《前漢・高帝紀》:太后臨朝稱制。 【註】師古曰:天子之言曰制書,謂爲制度之命也。 義 又,成法曰制。 《左傳・隱元年》:今京不度,非制也。 義 又,《禮・曲禮》:士死制。 【註】制謂君命,士受命致死也。 又,《禮・禮器》:大廟之內敬矣,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 【註】朝踐進血之時,君自斷制牲肝,洗于鬱鬯,祭神于室也。 義 又,邑名。 《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 音 又,叶音哲。 崔駰〈達旨〉:隂陽始分,天地初制。皇綱云敘,帝紀乃設。 義 又,《韻會》:浙,或作制。江名,在東陽。 《莊子・外物篇》:自制河以東。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