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苹 |
释义 | 苹25353![]() 音 《唐韻》:符兵切,音平。 《爾雅・釋草》:苹,藾蕭。 【註】今藾蒿也。 《詩・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箋】藾蕭也,【疏】葉靑白色,莖似箸而輕肥,始生香,可生食,又可蒸食。 音 又,《集韻》:萍也。詳萍字註。 義 又,苹苹,草貌。 宋玉〈高唐賦〉:涉漭漭,馳苹苹。孟郊、韓愈〈聯句〉:騁遙略苹苹。 音 又,蒲眠切,音輧。 《周禮・春官・車僕》:苹車之萃。 《類篇》:苹,車名,所以對敵自蔽隱者。 音 又,披耕切,音拼。 馬融〈長笛賦〉:爭湍苹縈。 【註】苹縈,迴旋也。 卷別:考證・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582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5 頁,第 39 字 【考證】① 《詩・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箋》藾蕭也,葉靑白色。謹照原文,「葉」上增「疏」字。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