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睪 |
释义 | 睪19014 古文: 𥇝![]() 音 《唐韻》:羊益切; 《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𡘋音亦。 《說文》:伺視也。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義 又,《字彙》:引也、給也。 義 又,《玉篇》:睪睪,生也、樂也、好也。 義 又,《廣韻》:引繪貌。 義 又,睪黍,山名。 《戰國策》:睪黍,梁父之隂。 義 又,《六書本義》與懌、繹同。 音 又,《廣韻》:尼輒切; 《集韻》:昵輒切,𡘋音聶──亦伺視也。 音 又,《正韻》:直格切,音宅──與澤同。 《荀子・正論篇》:側載睪芷以養鼻。 【註】睪芷,香草也。或曰。睪,當爲澤,澤蘭也。 音 又,《正韻》:擇,亦作睪。 音 又,《集韻》:都故切,音妒──敗也。與 ![]() 義 《說文》本作𥇝。从橫目、从㚔。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