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頞 |
释义 | 頞36046 部首:頁 筆畫:6 總筆畫:15注音:ㄜˋ拼音:è卷別:戌集・下卷武英殿刻本:第 3360 頁,第 8 字同文書局本:第 1403 頁,第 5 字標點整理本:第 1396 頁,第 7 字 音 《唐韻》:烏割切; 《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𡘋音遏。 《玉篇》:鼻莖也。 《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吿。 《莊子・至樂篇》:深𭿬蹙頞。 義 又,《博雅》:䪼也。 義 又,《釋名》:頞,鞍也──偃折如鞍也。 義 又,幽頞,獸名。 《山海經・幽頞贊》:幽頞似猴,俾愚作智,觸物則笑,見人佯睡,好用小慧,終是嬰繫。 音 又,《玉篇》亦作齃。 《史記・蔡澤傳》:魋顏蹙齃。 【註】齃,烏葛反。 音 又,音案。 《史記・西南夷傳》: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 【註】頞,音案。孚遠曰:常頞,疑人姓名。 卷別:考證・戌集下愛日堂藏本:第 821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78 頁,第 11 字 【考證】① 《釋名》䪼也。謹按,語出博雅,今將釋名改爲博雅。② 《逸雅》頞,鞍也。偃折加鞍也。謹按,語出釋名,今將逸雅改爲釋名,並照原文加鞍改爲如鞍。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