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蜺 |
释义 | 蜺27568![]() 音 《唐韻》:五稽切; 《集韻》《正韻》:硏奚切,𡘋音倪。 《爾雅・釋蟲》:蜺,寒蜩。 【註】寒螿也。 《方言》:蟬黑而赤者謂之蜺。 義 又,嬰蜺,蟲名。 《神異經》:蜚蟲以季夏藏于鹿耳,名嬰蜺。 義 又,與霓同。 《爾雅・釋天》:蜺爲挈貳。 【註】雌虹也。 音 又,《唐韻》:五結切; 《集韻》:倪結切,𡘋音齧。 《韻會》:屈虹也。 《前漢・天文志》:抱𧊗垂蜺。 【註】雄爲虹,雌爲蜺。如淳曰:蜺讀曰齧。 《晉書・王筠傳》:沈約示筠〈郊居賦〉,筠讀至雌蜺連蜷,約撫掌欣抃曰:僕嘗恐人呼爲霓。蓋謂字本讀入聲,恐人呼爲平聲也。 音 又,《廣韻》:寒蜩之蜺又音倪。 義 又,孑蜺,延首之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白鹿孑蜺於欂櫨。 音 又,虹蜺之蜺。 《韻補》叶硏計切,音詣。 曹植〈七啓〉:凌轢諸侯,馳驅當世;揮袂則九野生風,忼慨則氣成虹蜺。 卷別:考證・申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631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8 頁,第 32 字 【考證】① 《王逸魯靈光殿賦》謹照原文,「王逸」改「王延壽」。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