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訝 |
释义 | 訝29386 部首:言 筆畫:4 總筆畫:11注音:ㄧㄚˋ拼音:yà卷別:酉集・上卷武英殿刻本:第 2749 頁,第 10 字同文書局本:第 1149 頁,第 12 字標點整理本:第 1124 頁,第 11 字 音 《唐韻》:吾駕切; 《集韻》:魚駕切; 《韻會》《正韻》:五駕切,𡘋音砑。 《說文》:相迎也。引《周禮・秋官》諸侯有卿訝。 【徐曰】按《周禮》:使將至,使卿訝。謂以言辭迎而勞之也。 又,〈訝士〉【註】:士官之迎四方賔客者。 《儀禮・聘禮》:厥明,訝賔于館。 【註】迎也。 義 又,《廣韻》:嗟訝也。 《增韻》:疑怪也。 《呂覽・必己篇》:無訝無訾。 《唐書・李勣傳》:使至,高祖訝無表。 韓愈〈縣齋有懷〉詩:睢盱互猜訝。 義 又,《玉篇》與迓同。 《書・盤庚》:余迓續乃命于天。 【傳】迓,迎也。 音 又,《集韻》或作御。 《詩・召南》:百兩御之。 【釋文】御,本亦作訝。 音 又,《集韻》或作輅。 《左傳・宣二年》:宋狂狡輅鄭人。 【註】輅,迎也。 音 又,《音學五書》:通作梧。 《儀禮・聘禮》:賔進訝受几于筵前。 【註】今文訝爲梧,五故切。 義 又,與「牙」通。 《周禮・冬官》:輪人爲輪牙也者,以爲固抱也。 【註】鄭司農云:牙讀如訝。 【疏】訝,迎也。此車牙亦輮之,使兩頭相迎,故讀從之。 義 《說文》:重文从辵,作,隸省作迓。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