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膊 |
释义 | 膊24522![]() 音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匹各切,音粕。 《說文》:薄脯,膊之屋上。从肉,尃聲。 《釋名》:膊,迫也。薄 ![]() 《博雅》:膊,脯也。 《周禮・天官・醢人》:豚拍魚醢。 【註】:拍爲膊,謂脅也。 義 又,肩膊也。 《儀禮・鄕飮酒禮》:介俎脊脅胳肺。 【註】:後脛骨二,膊胳也。 又,〈少牢饋食禮〉:髀不升,肩臂臑,膊骼。 義 又,《韻會》:磔也。 《左傳・成二年》:殺而膊諸城上。 【註】:膊,磔也。 《周禮・秋官・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搏之。 【註】:膊,謂去衣磔之。【賈公彥疏】搏,注作膊。 音 又,厚切肉爲厚膊。 《淮南子・繆稱訓》: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 【註】厚膊,厚切肉也。 義 又,《韻會》:擊聲。 〈古兩頭纖纖〉詩: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 韓愈〈闘雞聮句〉:腷膊戰聲喧。 音 又,《集韻》《正韻》𡘋伯各切,音博──義同。 音 又,《集韻》:龍輟切,音劣──界也。 揚子《太玄經》:福則有膊。 【註】陸績讀。 音 又,鋪枚切,音胚。 又,芳無切,音敷──義𡘋同。 音 又,殊倫切,音純──股骨也。 《儀禮・少牢饋食禮》膊骼【釋文】:膊,劉音純。 義 《正韻》亦作拍。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