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隋 |
释义 | 隋34666![]() 音 《唐韻》:徒果切; 《集韻》:杜果切,𡘋音惰。 《說文》:裂肉也。从肉、从隓省。 音 又,《玉篇》:落也。 《詩・衞風》其黃而隕【傳】:隕,隋也。 【釋文】隋,又作墮,唐果反。 音 又,《玉篇》:懈也。 又,《廣韻》:他果切; 《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𡘋音妥。 《廣韻》:裂肉也。 《集韻》:埋祭餘也。 音 又,《正韻》:圜而長。 《詩・豳風》破斧【傳】:隋銎曰斧。 【釋文】徒禾反;又,湯果反──形狹而長也。 《禮・月令》穿竇窖。 【註】隋曰竇,方曰窖。 【疏】隋者,似方非方,似圓非圓。 〈禮器〉大夫士𢮁禁【註】:如今方案隋長局。 義 又,《史記・天官書》:廷藩西有隋星五。 【註】南北爲隋。隋,垂下也。 音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旬爲切,音隨。 《廣韻》:國名,本作隨。 《左傳・桓六年》:漢東之國,隨爲大,漢初爲縣,後魏爲郡,又改爲州。 《戰國策》:寶珍隋珠。 音 又,國號。楊堅受封於隨,及有天下,以隨从辵,周、齊奔走不寧,故去辵作隋。 《轉注古音》:隋,古音妥。楊堅改隨爲隋,後人遂以隋爲隨。 義 又,姓。 《正字通》:漢五原太守隋昱明。 音 又,《集韻》:順裂肉也。 音 又,《集韻》:宣隹切,音綏──祭食也。或作挼。 音 又,《集韻》《韻會》𡘋翾規切,音隓──義同。或作綏、挼。 音 又,一曰釁荐血。 《周禮・春官・大祝》:隋釁。 【註】謂荐血也。 又,〈小祝〉:贊隋。 【註】尸之祭也。 【釋文】隋,許規反;又,惠恚反。 音 又,〈晉語〉:隋其前言。 【註】隋,許規反。 音 又,《集韻》:土禾切,音詑──中高四下也。 音 又,《集韻》:呼恚切,音孈。 《周禮・春官・守祧》:既祭,則藏其隋與其服。 【註】隋,謂神前所沃灌器名。康成曰:謂尸所祭肺脊黍稷之屬,藏之以依神。 【釋文】隋,許恚反;又,相恚反。 《集韻》或作墮、綏、挼。 音 又,《集韻》:思累切,音髓──義同。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