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希 |
释义 | 希06754 古文: 𠬹![]() 音 《廣韻》:香衣切; 《集韻》《韻會》:香依切,𡘋音晞。 《集韻》:寡也。 《爾雅・釋詁》:罕也。 【疏】𥳑少之稱也。 《書・堯典》:鳥獸希革。 【傳】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 《論語》:希不失矣。 義 又,《廣韻》:望也。 《後漢・黨錮傳》:海內希世之流,遂共相標榜。 【註】希,望也。 義 又,《廣韻》:止也、散也、施也。 義 又,《方言》:希,鑠摩也。燕齊摩鋁謂之希。 義 又,《史記・三皇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 義 又,姓。 《三輔決錄》有希海,字子江。 音 又,《正韻》與黹同。 《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 【疏】鄭讀希爲黹。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