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蟜 |
释义 | 蟜27909![]() 音 《唐韻》:居夭切; 《韻會》:舉夭切,𡘋音矯。 《說文》:蟲也。 枚乗〈七發〉:蚑蟜螻蟻聞之,拄喙而不能前。 義 又,野人名。 《山海經》:蟜,其爲人虎文,脛有䏿,在窮奇東。 義 又,人名。 《大戴禮》:宰我請問帝嚳。孔子曰:玄囂之孫、蟜極之子也。請問帝舜。蟜牛之孫、瞽叟之子也。 義 又,《韻會》:夭蟜,龍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旁夭蟜以橫出。 義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夭蟜支格。 【註】頻伸也。 義 又,姓。 《禮・檀弓》:季武子寢疾,蟜固不說齊衰而入見。 《通志・氏族略》:漢有逸人蟜愼。 音 又,《廣韻》:巨嬌切,音橋──蠪蟜,螘也。 義 又,《韻會》:有蟜,古諸侯。 〈晉語〉:少典娶于有蟜氏。 卷別:考證・申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636 頁,第 4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8 頁,第 49 字 【考證】① 《王逸魯靈光殿賦》謹照原文,「王逸」改「王延壽」。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