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繢 |
释义 | 繢22954![]()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對切,音潰。 《說文》:織餘也。 《玉篇》:紐繢也。 《急就篇》【註】:繢亦絛組之屬,似纂而色赤。 義 又,《類篇》:一曰畫也。 《周禮・春官・司几筵》:諸侯祭祀席蒲筵繢純。 【註】繪,畫文也。 又,〈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禮・曲禮》:飾羔鴈者以繢。 【疏】畫布爲雲氣。 《前漢・食貨志》:以繢爲皮幣。 【註】繢,繡也,繪五采而爲之。 義 又,與繪同。 《禮・玉藻》:緇布冠繢緌。 【註】繢,或作繪。 音 又,《集韻》:戸賄切,音瘣──義同。 音 又,《集韻》:胡隈切,音回。 《類篇》:采色鮮也。 音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義同。 音 又,《集韻》:求位切──𦆠,或作繢。 卷別:考證・未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539 頁,第 1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63 頁,第 41 字 【考證】① 《集韻》戸賄切,音塊。謹按,塊在隊韻,賄在賄韻,戸賄切不得音塊,謹照集韻音塊改音瘣。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