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灂 |
释义 | 灂15237![]() 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仕角切,音浞。 《說文》:水小聲。 義 又,瀺灂,石在水出沒之貌。 宋玉〈高唐賦〉:巨石溺溺之瀺灂。 義 又,遊魚出沒貌。 潘岳〈閑居賦〉:遊鱗瀺灂。 義 又,澩灂,波相激聲。 郭璞〈江賦〉:漰湱澩灂。 音 又,《集韻》:實窄切,音齚──與泎同。瀺泎,水落貌。或作灂。 音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肖切,音醮──車轅漆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良輈環灂。 義 又,與䂃通。 《山海經》:鴣𪄶食之不灂。 【註】不瞧目也。或作䂃。 義 本作灂,亦作𤅥。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