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絕 |
释义 | 絕22482 古文: 𢇍 𠤉![]() 音 《廣韻》《集韻》:情雪切; 《韻會》:徂雪切,𡘋音截。 《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 《廣韻》:絕作絶,非。 《博雅》:斷也。 《玉篇》:滅也。 《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 義 又,《詩・小雅》:終踰絕險。 【箋】踰度陷絕之險。 義 又,《禮・月令》:振乏絕。 【疏】不續曰絕。 義 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 【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 義 又,《爾雅・釋水》:正絕流曰亂。 【註】直橫流也。 《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 【註】《索隱》曰:絕,度也。 《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註】絕,過也。 義 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 【註】絕,落也。 音 又,《集韻》:租悅切,音茁──義同。 音 又,《韻補》叶此芮切。司馬相如〈哀二世賦〉:以絕叶勢。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