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泊 |
释义 | 泊13918![]() 音 《廣韻》:傍各切; 《集韻》《韻會》:白各切,𡘋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 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 義 又,水貌。 《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 義 又,澹泊,恬靜無爲貌。 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 義 又,紛泊,飛走衆多之貌。 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 義 又,漂泊,流寓也。 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 義 又,與薄同。 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音 又,《集韻》:匹陌切,音拍──𡻟岶,竹密貌。或作漠泊。 王褒〈洞簫賦〉:密漠泊以𤡋猭。 音 又,小波也。 木華〈海賦〉:㴸泊柏以迆颺。 【註】泊,匹帛切。 卷別:考證・巳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359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4 頁,第 31 字 【考證】① 《張衡・西京賦》霍澤紛泊。謹照原文,「澤」改「繹」。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