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叫 |
释义 | 叫02564![]() 音 《唐韻》《正韻》:吉弔切; 《集韻》《韻會》:古弔切,𡘋音訆。 《說文》:嘑也。 《詩・小雅》:或不知叫號。 【釋文】叫,本又作嘂。 義 又,叫叫,遠聲也。 揚雄〈解難〉:大語叫叫。 義 又,叫奡,高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糾蓼叫奡。 義 又,色叫。 《麈史》:王德用召入兩府,有干薦舘職者。王曰:某武人,素不閱書,若奉薦則色叫矣。今人以事理不相當爲色叫本此。 音 又,《集韻》《韻會》𡘋古幼切,音救。 《集韻》:聲也。 《莊子・齊物論》叫者譹者,郭象讀。 《前漢・昌邑王傳》:遂叫然號曰。 義 《玉篇》同噭,《集韻》或作嘄、𠶼。 義 俗作呌,非。 卷別:考證・丑集上愛日堂藏本:第 87 頁,第 3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40 頁,第 37 字 【考證】① 《司馬相如・大人賦》糾廖叫奡。謹照原文,「糾廖」改「糾蓼」。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