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欒 |
释义 | 欒12796![]() 音 《唐韻》:路官切; 《集韻》《正韻》:盧官切; 《韻會》:盧丸切,𡘋音鸞。 《說文》:木,似欄。大夫冢樹欄楝也。 《周禮》冢人【疏】:大夫墳高八尺,樹以藥草。 《廣韻》作樹以欒。 《山海經》:雲雨之山有木名欒,黃木,赤技,靑葉,羣帝焉取藥。 《唐本草》謂之欒荆。 【註】欒荆,莖葉都似石南。 義 又,《本草別錄》:欒華,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長大。 義 又,欒欒,瘠貌。 《詩・檜風》:棘人欒欒兮。 義 又,鐘口兩角爲欒。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謂之銑。 【疏】古應律之鐘不圜,狀如今之鈴,故有兩角也。 義 又,《禮・明堂位》:鸞車,有虞氏之車也。 【鄭註】鸞,或爲欒。 義 又,《博雅》:曲枅謂之欒。 左思〈吳都賦〉:欒櫨疉施。 義 又,檀欒,竹貌。 枚乗〈兔園賦〉:修竹檀欒。 義 又,姓。春秋欒書之後,代爲晉卿。 卷別:考證・辰集中愛日堂藏本:第 330 頁,第 2 字同文書局本:第 1653 頁,第 14 字 【考證】① 【註】古應鐘之鐘不圜。謹照周禮考工記原文,註改疏。應鐘改應律。 |
随便看 |
《康熙字典》是在明朝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是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